某水厂采用常规水处理工艺,即混凝-沉淀-过滤。过滤是*关键的工艺环节,因为它是保证出厂水浊度指标合格的*后一道屏障,一旦滤池截留效果差,就会造成滤后水浊度升高,若无法及时采取补救措施,将直接影响出厂水浊度指标的完成率。因此,在生产运行中将风险控制点前移至斜管填料沉淀环节,通过合理的投药和科学的运行管理使其无论在超负荷运行,还是在原水水质不佳的情况下均能充分发挥作用。但是在日常生产运行当中发现,斜管沉淀池出水水质 不佳,水中含有细小的絮体,通过监测浊度指标也发现沉后水浊度较大,出水浊度普遍大于2NTU,个别时段大于5NTU。这样就会给后续过滤工艺环节带来处理负担,增加出厂水水质超标的风险。此外,还发现斜管沉淀池在运行一段时问后,就会在斜管顶部沉积一层厚厚的絮体,堵塞斜管,通过分析可知是由以下原因造成的。
①受“短流”现象的影响。斜管沉淀池前部的反应池为水力双层回转式反应池,初始设计标准和设计水量已与实际运行条件差别较大,故造成反应效果不佳,而沉淀池的处理效果与反应效果有较大的关系,且斜管沉淀池与前部反应池在宽度上不对等,造成进入沉淀池的水流分配不均,局部出现“短流”现象,使絮体的稳定性受到影响,前部已经形成的絮体容易重新破碎成细小絮体。
②高处理负荷的影响。近年来随着水厂处理水量的逐渐增加,沉淀池长时问处于高负荷运行状态,池内水流上升流速较大,这样就使一些不稳定的絮体随水流上升。而在这些随水流上升的不稳定絮体中,较轻的部分就会随水流进入出水集水槽,从而进入滤池,而较重的部分就会重新下沉堆积在斜管的顶部,堵塞斜管,减小斜管沉淀池有效沉淀面积,进一步增大其表面负荷,导致沉淀池的运行陷入恶性循环状态。